为促进休闲渔业持续健康发展,近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了《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分析了2023年休闲渔业发展状况,并针对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根据报告,2023年,全国休闲渔业产值为931.47亿元,同比增长10.99%,接近2019年水平。全国休闲渔业经营主体数量14.04万个,同比增长1.51%;从业人员数量82.38万人,同比增长7.95%;接待人数2.72亿人次,同比增长15%;人均消费支出342.89元,同比下降3.49%。
我国休闲渔业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休闲垂钓及采集业、钓具钓饵观赏鱼渔药及水族设备、观赏鱼产业和其他。前四种类型产业产值均有增长,同比增速最快的是旅游导向型休闲渔业和观赏鱼产业。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规范措施,推动了休闲渔业平稳有序发展。渔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与休闲渔业呈现互融互促局面,既促使渔文化在新时期焕发生机,又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了源泉活水。水产养殖发展空间拓展也为休闲渔业发展提供新机遇,大水面渔业、深远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盐碱地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成为休闲渔业创新发展的广阔平台。
报告指出,我国休闲渔业面临着产业发展总体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功能模式单一、经营项目同质化等问题。对此,要加强科学规划引导,推动资源要素向休闲渔业及关联产业汇聚;健全政策制度,制定休闲渔业准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营服务、卫生和食品安全等标准;加大资金投入,探索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支持方式,并引导社会资本稳妥有序投入休闲渔业;强化示范引领,打造生产标准化、经营特色化、服务规范化、功能多元化的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雷少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