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552441705

“头雁”发展典型案例宣传

2024-07-19 10:17 浏览:4 评论:0 来源:农易网   
核心摘要:香妃绿韵,沙海梦田—记玛纳斯县六户地镇瑞丰源家庭农场负责人  桑瑞“头雁”简介桑瑞,1973年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

香妃绿韵,沙海梦田

—记玛纳斯县六户地镇瑞丰源家庭农场负责人  桑瑞

“头雁”简介

桑瑞,1973年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人,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新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现任玛纳斯县电子商务协会会员、杨家道村经济发展顾问。曾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创新、玛纳斯县农业发展贡献等奖项。曾被评为新疆农业创新先锋、玛纳斯县劳动模范称号。

案例故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玛纳斯县六户地镇瑞丰源家庭农场秉承创新驱动、质量为本、合作共赢、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村委会+合作社+家庭农场+科技培训+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向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新郁香妃葡萄。

回归田园,追随热爱扎进农业之路

2000年,桑瑞还是一名城市公交司机,生活稳定而舒适。但生活总是充满意外,他遇到了他的爱人,是一位从农村到城市跑客运的姑娘。他们相识、相知、相爱,最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城里工作。2010年,桑瑞跟着妻子回了农村。

跑客运的这十年,桑瑞察觉到国家不断加大农业投入的力度,因此他认为投入农业生产会是很好的时机。于是,桑瑞卖了车,种植了几百亩棉花。

桑瑞在采摘新郁香妃葡萄


绿色屏障,不惧挑战开拓沙漠边缘的葡萄园

经过几年的发展,桑瑞的棉花种植已形成规模。新疆的棉花种植条件得天独厚,从棉花种子—采收—运输—销售都有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机械化程度高达95%,基本上从播种到收购的整个过程,桑瑞都不需要多操心,一亩地就能保证400-500公斤的产量。年收入也比较稳定,足以满足桑瑞一家的生活需求。

但是,这并没有消磨桑瑞的斗志,反而让他想要做得更多。桑瑞总是问自己:“这就是我创业的尽头吗?我们地处沙漠边缘,自然环境恶劣,这些就没有办法改变吗?我们一代一代人就这样坐困愁城,将问题再一代一代传递下去吗?”

桑瑞的农场坐落在新疆的一片沙漠边缘,这里的自然气候恶劣,风沙大,且干旱少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好像给迷雾中的桑瑞点亮了一盏明灯。他开始琢磨如何把农业生产与防风固沙结合起来。在村委的帮助和支持下,桑瑞找到了特别适合的品种——新郁香妃葡萄,这是一种耐干旱、生长旺盛的新疆特有品种,也是防沙的绿色屏障。

于是,2015年桑瑞开始种植葡萄。为了不把这样恶劣的环境留给后代,他选择迎难而上,在600亩的土地上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政府支持,甜蜜果实从新疆走向世界

然而,种植葡萄的道路比桑瑞想象得更加艰难。初期的巨大投资,管理上的难题和资金的短缺也让桑瑞倍感压力。这里常年干旱,水源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葡萄这种鲜果,对于储存和运输的要求也更高。前三年投资已经超过300万,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卖掉了自己的房产和车辆。

雪上加霜的是,2022年葡萄成熟的时候,赶上了疫情,葡萄如果卖不出去,就只能烂掉。在桑瑞和大家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政府的支持给了他们巨大的鼓舞。县委书记来到农场调研,并要求要确保香妃葡萄能够顺利销售,不让一颗葡萄烂在地里。这份关怀和支持,让大家重新燃起了希望。

桑瑞的葡萄一开始只在新疆销售,也正是县乡政府不断加大对葡萄的扶持力度,搭建平台,帮助联系各种渠道,渐渐打开了销路。其间桑瑞也参加了“头雁”关于电商平台的培训,受益匪浅,回去之后调整了策略,开始在京东平台上销售。通过“头雁”培训,桑瑞还有幸联系到了南宁校友介绍的专家,帮助他扩大了销售渠道。现在,香妃葡萄销路也从新疆扩展到了国内外市场。他与线上销售平台合作,将葡萄卖到了上海、北京、南宁等城市,甚至出口到了泰国、新加坡等地。

桑瑞农场的鲜果包装是利用真空袋,放入冰块后运输,目前的破损率大约为20%。葡萄属于鲜果,物流和包装上的破损问题难以避免,需要重视线上客户的售后维护。现在他正在加紧与京东的合作,不断改进,力求降低破损率,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共同繁荣,共享共建农场家园

桑瑞农场采用的是一种特别的经济模式—“村委会+合作社+家庭农场”。这种模式能够争取到农业补贴,解决用水、用电、用地等实际问题。他说:“我们不仅仅是在种地,更是在构建一个共同繁荣的社区。”

桑瑞农场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葡萄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农场需要的劳动力达到2000人次,人均增收达到了1.2万元。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增长,更是生活质量的提升。这种模式还促进了农户间的和谐关系,大家在劳动中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形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

2023年上半年,桑瑞参加了华中农业大学的“头雁”培训项目。在培训中,他零距离接触到了农业领域的权威专家和教授,桑瑞感叹道:“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意识到农业的广阔天地和无限可能。我也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这些都是我在农场管理中从未接触过的。”更重要的是,这次培训让桑瑞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大家分享各自的困难和解决方法,让他受益匪浅。

虽然面临着环境的挑战,但桑瑞和大家都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用双手在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绿色的屏障,用葡萄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甜蜜和希望。他们的新郁香妃葡萄可不是普通的葡萄,而是在新疆边缘沙漠地带的恶劣自然条件下生长起来的,耐旱、抗病,每一粒都凝聚了沙漠的坚韧和绿洲的甘甜,每一颗都蕴含着桑瑞对土地的热爱和对品质的坚持。

硕士变身新农人,用最强大脑守护家乡振兴路

—记伊宁县义腾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马红英

“头雁”简介

马红英,1996年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县人,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新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现任新疆伊宁县青联委员、华中农业大学新疆“头雁”校友会秘书长。曾荣获全国党建双创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天津好人、天津市优秀学生荣誉。

案例故事

伊宁县义腾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种植高产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规模化养殖湖羊、杜泊羊等新品种,以及向当地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市场销售等服务。

马红英在华中农业大学参加“头雁”项目学习


知识有力量,维护村民合法权益

2019年秋收后,因有瑕疵的合同已履行,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克拜克于孜村的村民们未如期拿到土地经营权流转租金,其中也包括马红英经营的12亩土地的钱。当时,马红英就读于南开大学法学院,作为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马红英决定利用专业知识帮助村民维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她撰写了相关文书材料,在入冬前帮大家成功要回拖欠的60万元租金。

通过该事件后,马红英意识到,非本村合作社流转土地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由于不了解村里的实际情况,村民许多切身的需求也难以满足,难以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在家人的支持下,马红英决定,创办本村自己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由于土地流转后,村民不得不额外花费购买秸秆,马红英将合作社留下的秸秆全部赠送参与土地流转的村民。此外,随着美丽新农村建设,村里的家禽粪便需要运到很远的地方处理,马红英的合作社又组织社员将这些粪便作为有机肥统一回收,既帮助村民解决了家禽粪便处理问题,还可以获得额外收入。如今,已有200多户村民加入合作社,马红英从最初的流转、托管的400亩土地扩大至现在的5000多亩。

治理有方法,提升乡村“造血功能”

为解决合作社成立之初启动资金和人才匮乏的问题,马红英积极动员“能人”返乡创业。村里有一个种植大户,之前离开家乡去河南种地。听说本村成立了合作社,他便带着资金和技术回来。如今,他在合作社中专门负责粮食种植,种植的玉米刷新全国玉米高产三项纪录。

在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学习和20余次师生同行社会实践的经历影响下,马红英发现,传统的专业合作社只是部分农民单个要素、单个项目的合作,非常不稳定。于是,马红英与村里第一书记、村“两委”商量,尝试建设“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既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又把村民团结起来,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实现集体效益最大化。

在基层党组织的支持下,合作社拿出公积金补充农村集体经济,先后整平村里的道路,修建路灯,开展妇女茶话会,并资助村里的8名大学生。2022年,合作社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圆满完成了全部冬小麦的种植任务,守住了粮食安全的底线。

马红英在南开大学2023年开学典礼上发言


选择不盲从,探索共富新路径

马红英所在的村是少数民族聚居地,部分村民还抱有“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她创办合作社后,大家观念开始发生变化。这让马红英感觉身上的责任感更强了,一定不能辜负大家的信任,要把合作社办得更好,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临近硕士毕业,马红英面临众多选择,比如曾经梦寐以求的中央选调生。但是,当马红英想到乡亲们和刚刚办起来的党支部领办型合作社,她还是选择继续在南开大学攻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的博士,希望更深入地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依托合作社,让党的更多利好政策落实到边疆老百姓身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未来,马红英说自己会牢记使命,继续探索中国共产党带领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理论研究,并将其用于家乡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中,让父老乡亲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头雁”

——记额敏县鑫牧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   徐忠伟

“头雁”简介

徐忠伟,1972年4月生,中国共产党党,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电大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年新疆乡村产业带头人“头雁”班学员。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联执委、塔城地区工商联副主席、塔城地区风干肉协会副会长、额敏县政协委员、额敏县纪检委特约监察员、额敏县检察院义务监督员、额敏县政法委义务监督员,额敏县新联会副会长。曾获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案例故事

额敏县鑫牧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曾获得自治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塔城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好企业、民族团结模范单位荣誉。

自身发展与回馈社会同向同行

小时候,徐忠伟仅靠父亲的一点工资维持一家七口人生计,生活过得捉襟见肘;初中毕业后,为给家庭减轻负担,懂事的徐忠伟就踏上了打工的人生里程。他当过泥瓦工、摘过红花、卖过菜、干过电焊。苦难的经历让他深深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尽社会责任。

1996年,徐忠伟用多年打工挣来的3万元买了一辆二手车跑运输,用挣来的7万元开了一个烟酒店;第二年,又接手了一家转让餐厅,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2001年,徐忠伟看到辖区兴起养牛热,他买了20亩地养牛,由于当年发生口蹄疫等疾病,他赔了上百万。第二年,他押上房子贷款,再次养殖,这一次,他不光养牛羊,还养起了飞鹅。

2005年,在额敏县政府的支持下,徐忠伟成立了新疆飞鹅养殖协会,还担任了秘书长。有了事业的“根据地”,徐忠伟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回报社会了。

为带动全县养殖业发展,徐忠伟对周边地区愿意养殖的老百姓免费举办飞鹅养殖技术培训班,每年为300多家养殖户免费提供1万多羽鹅苗和半月饲料,并上门传授预防家禽疾病知识,让养殖户每羽飞鹅卖到了180元以上,人人赚到了“第一桶金”。

2012年,徐忠伟又在县城7公里的也木勒牧场场部成立了额敏县鑫牧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从事新疆飞鹅、也迷里鸡养殖,并给鸡鹅戴防伪“戒指”,注册“金牛犊”、“冬窝子”商标,保障养殖户利益,短短几年,发展社员150余户,养殖新疆飞鹅、也迷里鸡1.5万羽(只),社员年均收入1万元以上。同时解决当地50多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致富不忘众乡亲

也木勒牧场努尔恰西特村一半是低收入家庭。2016年,徐忠伟响应“千企帮千村”号召,投资50万元帮助村里20户困难家庭改善居住环境,让其挂牌“鑫牧合作社民族民俗风情村牧家乐”经营特色美食,徐忠伟拿出4万元投入风情村做宣传,每月出资5000元为20户牧家乐支付电费、打扫垃圾、绿化美化。2020年以来,合作社对每月收入1万元的牧家乐奖励一只1000元以上生产羊,让每户牧家乐每月赚到了5000—10000元不等。

33岁的唐达古丽·加尔汗是经营牧家乐的典型缩影,她经营马奶子、骆驼奶、烤塔巴肉,6月份赚到1万余元,还领到合作社奖励的一只生产羊,她说:“徐忠伟让我们‘零投入’赚钱,不收一分提成,这样的好人很少见!”

眼下,徐忠伟又投资300万元建设一栋1500平方米的智慧牧场大楼,竣工后,免费供社会群众展售各种民族特色产品、手工艺制品,增收致富。

徐忠伟坦言,“之所这样做,就是要尽企业一份力量,把低收入家庭真正‘扶’起来。”

倾心为民解难事

自己是党员,就要做党员该做的事。徐忠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总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不论谁家有困难,他都会主动尽力帮一把。

也木勒牧场牧业一队加依娜古丽·对山拜丈夫从马背上摔下来无钱手术,徐忠伟第一时间送去了2000元;加依娜古丽·对山拜家庭无生活来源,徐忠伟又送去了清油、大米、面粉和5吨煤,以及送去了30天的也迷里鸡苗和饲料,到了销售的季节,徐忠伟将成品鸡全部高价收回,当年让加依娜古丽·对山拜增收5000余元。

2003年9月,额敏镇文化路社区居民木合买提·赛买提生意失败,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正值一筹莫展时,徐忠伟拿出2万元帮助他发展庭院养殖。现在,木合买提·赛买提的日子越过越好。

提起这些事,60多岁的木合买提·赛买提感动得直掉泪:“好人啊!这辈子都不会忘记徐书记。”可徐忠伟却笑着说:“咱们是‘亲戚’,只要你过得好,我就满足啦!”

也木勒村黑玛·马合苏提老人的丈夫、儿子先后病逝,婆媳俩生活难上加难。2013年起,徐忠伟每年都送生活用品和100羽鹅苗,还将她儿媳安排到合作社上班,每月有了2000多元工资。一次,老人突发疾病,徐忠伟连夜送老人到医院并支付了医疗费用;老人住房年久失修、锅炉老化,徐忠伟拿出1.9万元维修;老人孙女无钱上学,徐忠伟每年拿出8000元,从高中资助到现在的大四;在老人80岁生日那天,徐忠伟在鑫牧合作社民俗风情村举办了生日宴会,让老人享受到了天伦之乐……

“徐忠伟像自己的儿子一样!”说起徐忠伟,黑玛·马合苏提老人幸福的笑容如彩霞般洋溢在脸上。也木勒牧场负责人范欣斌说,“只要对社会有益的事,徐忠伟都尽力做到了。”

不仅如此,徐忠伟还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年为也木勒牧场60岁以上老人免费过生日、免费接送高考学生并供餐,让村里老人和学子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到现在,徐忠伟为村里老人过生日花去6万多元,接送牧场及周边乡(镇)场高考学生500余名。

这些年,徐忠伟帮助过的群众不计其数。额敏镇友好路社区居民阿布力克木·托合塔木家的3间房屋是危房,没钱维修,徐忠伟为他盖起了新房;喀拉也木勒镇居民丽加拿提·拿背家庭困难,徐忠伟出资5000元租了门面,又拿出1万元帮助她开起了商店;牧业一队牧民加依娜古丽想发展养殖增收,在徐忠伟帮助下,年增收8000元……

据调研,2012年以来,徐忠伟就为二道桥乡萨尔巴斯村、喀拉也木勒镇布拉克托别村、萨尔也木勒牧场牧业一队3100多户低收入家庭免费送去80万元的40余万只爱心鹅苗、鸡苗。“2022年养鹅挣了2.5万元。”说起徐忠伟免费提供的鹅苗让自己有了可观的收入,萨尔也木勒牧场牧业一队阿赛·米尼思汗至今心存感激。

目前,在徐忠伟的带动下,额敏辖区从事新疆飞鹅、也迷里鸡的养殖户发展到2000多户,养殖新疆飞鹅已成为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捷径渠道。

“企业+村委会+农户”运营 带动周边经济

——记塔什库尔干县冰川雪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  海热拉·古丽莫尔扎

“头雁”简介

海热拉·古丽莫尔扎,1972年9月生,中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学校,新疆农业大学2023年新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

案例故事

塔什库尔干县冰川雪菊农民专业合作社位于塔什库尔干县班迪尔乡的一个行政村,这里平均海拔高达3200米,距离县城仅17公里,坐落在班迪尔乡政府驻地南侧1公里处。这片土地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高海拔、气候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以及土地贫瘠等条件,孕育出了独特且优质的“高原雪菊”。其花蕾紧实、富有弹性,花朵虽小却富含天然成分,成为了当地的瑰宝。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海热拉·古丽莫尔扎成功探索出了适合当地种植的特色作物——高原雪菊。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2018年10月,正式成立了“塔什库尔干县冰川雪菊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企业+村委会+农户”的运营模式,建设了集雪菊育苗、生产、加工、包装、销售为一体的雪菊种植加工项目基地。

加强宣传发动,加强技术服务

海热拉·古丽莫尔扎成立合作社之初,由于当地群众缺乏对合作社的作用和发展前景的了解,对合作社能否带动农民增收持怀疑态度,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耐心解释和宣传下,海热拉·古丽莫尔扎动员部分农户以流转土地的形式入股合作社,并参与年度分红。经过近三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加入合作社,雪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农牧民劳动收入和土地流转分红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从2018年,种植雪菊50亩,土地流转分红23750元;到2022年,种植雪菊增加至100亩,庭院经济44亩,合作社收购农牧民雪菊630公斤,共37.8万元,农牧民劳动收入16万元,土地流转分红7万元。

海热拉·古丽莫尔扎深知技术服务对于提高雪菊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性。因此,依托三座温室大棚作为育苗基地,海热拉·古丽莫尔扎为本村农牧民及周边群众提供优质的雪菊种苗。同时,海热拉·古丽莫尔扎还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种植经验丰富的雪菊种植能手等人员组成的雪菊种植技术服务队。这支队伍不仅参与温室大棚的种苗培育、出苗期日常管理和分苗种植等工作,还深入农户家中实地提供种植技术服务,手把手传授雪菊种植经验,有效提升群众的管护水平和种植热情、庭院经济种植的雪菊产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进一步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带动周边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2024年,海热拉·古丽莫尔扎计划充分汲取过去几年的种植经验。

一是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工作,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设备,提高雪菊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他们还将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雪菊种植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为农牧民提供更加全面、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是扩宽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合作社积极与杭州、深圳等相关单位联系对接,扩展内地市场。他们希望通过拓展销售渠道,将高原冰川雪菊销售到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合作社还将加强与内地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通过实施以上工作计划,合作社将进一步推动高原冰川雪菊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当地农牧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和发展机遇。

电商赋能 铺就枣农致富路

—记新疆金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韩玉鹏

“头雁”简介

韩玉鹏,1986年出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人,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新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现任若羌县红枣管理协会秘书长、若羌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果勒吾斯塘村经济发展顾问。曾获新疆青年五四奖章、巴州青年五四奖章、巴州“青年岗位能手”、若羌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案例故事

新疆若羌金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秉承客户至上、技术争先、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宗旨,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子商务”的经营模式,向全国消费者提供健康绿色若羌红枣及系列精深加工产品。公司控股的合作社曾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

韩玉鹏在基地里指导枣农


返乡创业,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大学毕业后,韩玉鹏进入华为公司做通信工程管理工作。工作之余,韩玉鹏经常收到家乡亲友寄来的红枣,甜美的味道时时勾起他深藏在心里的“创业梦”。

世界红枣看新疆,新疆红枣看若羌,韩玉鹏的家乡若羌是远近闻名的“中国红枣之乡”,这里的红枣色泽红艳、果肉饱满,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计算机专业背景的他被这份甜蜜的事业所召唤。2013年5月,韩玉鹏回到家乡,拿着200万元的积蓄,在新疆若羌县成立爱健康红枣专业合作社,从事红枣种植和加工。

为保证品质,韩玉鹏投资建设了1800平米的红枣加工厂,将收购的红枣清洗杀菌,并利用自动化筛选机器分级,生产的2斤装红枣礼盒在市场上反响热烈。

然而,2014年,红枣市场需求急剧减少,收购来的100多万元的红枣滞销。由于没有建仓库,卖不掉的红枣只能堆积在地下室。随着夏季温度逐渐升高,整箱整箱的红枣开始腐烂变质。韩玉鹏忍痛将坏掉的红枣倒掉,亏损40多万。他立刻吸取经验教训,投资20多万在加工厂旁边建设了100平米的保鲜冷库,大大延长了红枣的储存时间,为后续扩大红枣种植规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电商赋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2014年,计算机专业背景的韩玉鹏敏锐地发现了互联网销售的商机,利用淘宝、1688等电商平台开拓红枣销路。由于韩玉鹏对红枣品质把控严格,合作社销售的红枣皮薄肉厚,核小甜度高,广受消费者青睐。2016年,合作社若羌红枣单品的线上销量在阿里巴巴平台上排名全疆第一,全国排名第七。同年,韩玉鹏担任若羌县电子商务协会会长提供全县红枣电商销售技术指导,为提升村民们对电商的认知水平。韩玉鹏利用夜校对周边10余个村庄村民讲授电商基础知识和电商平台的使用方法,将多年电商运营实践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

韩玉鹏在检测红枣饮料酸碱罐


抱团发展,节本增效惠农富农

2018年,韩玉鹏有幸担任若羌县红枣管理协会秘书长,参与若羌县红枣产业品牌建设,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为此,他同协会的其他成员共同努力,组织200余名电商会员开展电商业务,借助若羌红枣基地的优势,把若羌的优质红枣供应给全国消费者。

2020年,韩玉鹏成立了若羌金銮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打造了“爱健康”“思念相见”等知名品牌。2023年,公司一年销售红枣2.7万吨,与淘宝、天猫等网络销售平台上的3000多家店铺签订供货协议,红枣切片、饮料、冻干等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一线城市,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随着红枣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红枣的市场价格从最高峰的一公斤100多元下降到10元左右。看着枣农辛苦一年却收益渐微,韩玉鹏心里非常着急。他同合作社成员签订了保护价收购订单,仅2022年合作社收购的红枣就高于市场价格80万元。为了让父老乡亲共同受益,韩玉鹏还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2—3元的收购价收购若羌本地红枣,并免费为广大农户和电商提供仓储服务。

合作社还聘请了若羌县农业农村局、新疆农业大学的多名红枣种植专家,为社员提供开花、授粉、撒药和运输等环节的技术指导。每年帮助400余户枣农销售红枣,带动当地200多农户就业,人均年增收15%以上。他还担任县里3个村的名誉书记,为更多枣农增收致富出谋划策。韩玉鹏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有幸获得自治区“青年五四奖章”“新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好人好事”等20余项荣誉称号。

未来,韩玉鹏想应用智慧农业解决枣树修剪、采摘等作业难题,帮助枣农们降本增效;同时,加大对电商直播人才的吸引和培养,让若羌红枣这份独有的中国特产走向世界。

新疆“玉露”香梨,结出致富果实

—记巴州硕星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  张南

“头雁”简介

张南,1978年出生,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人,华中农业大学2023年新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学员。现任库尔勒市人大代表。曾获得库尔勒市劳动模范称号。

案例故事

巴州硕星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从事库尔勒玉露香梨的种植、加工与销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实现玉露香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集约化经营,每亩产量均稳定在1600斤以上。

张南参加华中农业大学头雁培训


创新生物防虫模式,保证果实品质

2023年之前,张南先后担任两个国企的执行董事长,后来选择回到家乡,用种植业建设美丽的家乡。

2020年,立足库尔勒香梨品牌优势,张南从河北农学院引入了品种特性表现优秀的玉露香梨品种。玉露香梨是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雪花梨为父本杂育形成的品种。由于许多农户并不认可玉露香梨品种,他就先从自己地里开始,2022年,试种期间零星挂果;2023年批量挂果,亩产均能达到1600斤以上。随着市场反馈很不错,周围的邻居开始嫁接,截至目前,较2022年扩大了90亩地,规模达到130多亩地。

因为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相同品种的香梨在新疆库尔勒的品种表现比在其他地方表现得还要好一些。因此张南种植的香梨品种从一开始就十分可口,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在种植技术的使用上,张南也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尝试和实践,才建立起成熟的种植管理模式。起初,为了保证果实的品质,张南引进了内地的套袋技术,给果实套上袋子,有效防止尘土和害虫对果实的影响。但是发现这个方法在新疆并不实用,因为新疆的气温实在太高了,将果实高温灼伤了,严重影响了果实的产量。有什么办法可以既能保护果实,又能不伤害果实呢?张南通过学习,采用多种有效的方法,保证了果实的质量,形成了自己的种植管理模式。第一个是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来防治害虫,使用诱捕剂来捕捉害虫的成虫;第二个是采用果园生草的模式,不再像以前一样把地下收拾得干干净净,而是保留一定的杂草来增加果园的湿度。

张南(左一)与果农交流种植技术


以质定价理念,“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农户积极性

以往采用分红的方式,不能发挥农户的积极性。大家觉得种好种坏都一个样,收入不会有太大的区别。现在张南调整了思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农户负责种植,合作社负责给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收购、销售,有效打破了农户积极性不高的局面,激励农户提高果子的品质。

除了上述合作机制的转变,张南对定价制度也做出了调整,推出以质定价的理念,也就是根据果子的质量来定收购的价格。例如去年张南最高的收购价达到了七元多一斤,比市场价还高出两元多,高将近30%,这就体现出了优质优价的理念,显著提高了种植户的积极性。改变了往年收购的时候,会给一个指导价比如1元1斤,上限3.5元,下限2.8元,设定了价格的上限和下限。好多农民第一年第二年还好,还愿意管理,但是到后面觉得,反正相差也不太大,因此这个管理模式技术品质把控就不再那么认真了。张南的新模式推出之后,获得了果农的极大认可,也提高了农户提升果子质量的积极性。

转变农户生产观念,从精神层面改变农户的思想观念和态度,鼓励农户科学致富。张南还会定期带农户外出考察,看一看外面的市场行情,来转变他们的一些管理模式和观念。农户通过实地考察,能够直观了解市场的新趋势、新产品以及消费者的偏好。同时这种方式有助于打破农户的传统思维定式,树立现代市场的竞争、品牌意识等。

电商社交媒体营销,拓宽销售渠道

为了拓宽自己的销售渠道,张南还积极参与水果行业相关的展销会,希望和电商平台达成合作,向他们提供产品。因为张南认识到,如今单纯地走常规的路线,走批发商、收购商这一块可能走不通,还是需要拓宽自己的供货渠道和销售渠道。

除此之外,他积极尝试在朋友圈做电商,2022年,有部分产品没有送往市场,而是几乎就送给周边熟悉的人去品尝。从2023年开始,第一年挂果有将近生产了20吨,光是在朋友圈发一发就销售空了,还有人就开始预定2024年的产品了,张南的产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最后,张南觉得需要更进一步加强产品包装。张南在前一段时间参加果品的交流会时,看到市场上一些成熟的包装和营销方法,深有感触,值得学习借鉴。因此,张南决定将产品的包装的外观和形式再单独设计一下,利于长途运输。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自治区召开2024年第三季度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会商分析会

上一篇:

印发《大地流彩—新疆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实施方案》 全面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87056308@qq.com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