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履职促发展凝聚共识启新程
市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代表建言
惠兴春代表:深入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
榆林市煤炭资源富集,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加剧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产生,地面塌陷、土地资源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水资源破坏等资源损毁问题存在。
惠兴春代表建议,榆林要以县、区为单位制定规划,合理编制治理方案,因地制宜,一县一策,专事专议,确保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顺畅推进;探索成立区级或镇级生态产业公司,引导矿区生态修复工作思路从“矿权”治理转向“区域”治理,从而实现“综合治理、系统修复”;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在土地复垦、植被恢复等刚性治理要求的基础上,植入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将矿区生态保护修复与农业、旅游业、工业等生产生活活动相结合,切实为群众打造一批可持续的产业链,提升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记者 钟文玲)
代表建言
王婧代表:加快基础教育扩容 推动教育优质发展
随着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随迁子女跟随父母进城就读,外地务工人员子女在榆林接受教育的人数逐年快速增长。如何使人口流入量大的城区有足够财力保障教育供给,确保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王婧代表建议,榆林要从省市级层面按一定比例拨付教育经费给随迁子女就读多的县区,将义务教育投入的人力、财力、物力向基层倾斜,促进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加大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设备的补充力度、建设力度,满足学生接受优质教育需求;对建设教育基础设施设备给予专项政策和财政经费支持,采取多种措施与途径加快县域优质学校建设,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让学生在就近的县域享受到优质教育。(记者 刘香 见习记者 李小强)
代表建言
宋金梅代表:重视社区文化建设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
近年来,榆林市紧扣群众文化需求新变化,通过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服务需求,为群众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宋金梅代表建议,要继续打造城市书房、文化驿站、非遗展览馆、陕北民歌传习馆、陕北说书传习馆等覆盖城乡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升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推动新建公共文化设施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居民集中区倾斜;有效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培育和建立一支具有社区特色、素质较好、文化业务知识较为全面的文化队伍;通过各类活动载体,开展送书、送戏、送文艺、送展览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等流动文化服务,实现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记者 王红霞)
代表建言
郭军利代表: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近年来,榆林中医药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中医药人才队伍特别是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较为滞后,严重制约着中医药产业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郭军利代表建议,榆林要持续扩大基层中医药人才供给,每年为各级中医医疗机构招聘一批中医药专业人员,不断补齐基层中医医师数量不足这一短板;大力推行基层人才培训行动,针对榆林市域特点和地方病发病实际,邀请一批名医名家定期授课,积极搭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平台,精心编制一批中医药特色课程体系,严格考核评价和绩效评定机制,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基层人才发展环境,加大基层中医基础设施投入和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针灸、推拿、中医康复等中医药优势专科和特色专科,努力打造一批镇村“名医堂”“名医馆”。(记者 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