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效益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和饲养管理两方面因素,遗传因素是无法改变的,但饲养管理的好坏则可以人为进行调节,使之尽量满足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各种需要。因此,养好肉鸡要把好以下六关:
一、选择品种。选好品种是养好肉鸡的关键。目前,丹东地区以艾维因、AA、科宝、罗斯等肉鸡品种较好,这些品种的雏鸡生长速度快,抗病毒能力较强,饲料报酬也较高。因此,应选择信誉好、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健康鸡群所繁殖的雏鸡。弱雏适应能力差,易发生死亡,饲料报酬低,而且易带入传染病,给养鸡带来损失。
二、温度控制。雏鸡进入鸡舍时,要绝对保证舍内温度达到33-35℃,以后每周降2℃,一直降到20℃左右为宜,同时应处理好鸡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关系,防止鸡群因慢性缺氧而引发腹水症等疾病。
三、适宜密度。肉鸡群不宜过大,一般根据季节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0-15只较为合适。密度过大,会造成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食、水而生长更弱,致使鸡群生长不平衡。
四、饲料选择。肉鸡饲养经济效益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的选择和饲喂,饲料成本一般占到养鸡成本的80%左右。要根据肉仔鸡的各阶段生长发育需要,适时更换饲料,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增加其采食量,保证肉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五、光照控制。肉鸡饲养应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制度。以每平方米鸡舍安装2—3瓦灯泡为宜。常用的方法是每20平方米用25瓦灯泡,错落排置即可。
六、适时出栏。一是要了解行情。肉鸡出栏时的市场价格对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饲养户要经常了解、掌握肉鸡市场信息,根据饲养量、肉鸡的市场需求量及气候季节、传统节假日来决定进雏时间、数量;二是要适时出栏。一般肉鸡的饲养时间是46-52天。超期饲养,肉鸡的采食量增加而增重率降低,料肉比下降,增加饲养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