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沙土:土壤沙性大,土质松散,粗粒多,毛管性能差,肥水易流失,其潜在养分含量低。这类土壤宜多施有机肥,如土杂肥,秸秆还田,或种绿肥适时翻压培肥地力,逐步改善土壤性状。
2.黏土:这类土壤质地粘重,具有较强的保肥保水能力,但通透性能差,肥效较慢。故施用有机肥必须充分沤制腐熟,追施化肥应适当提早,并宜“多吃少餐”,适当减少施肥次数,后期忌过量多施氮肥,以防作物贪青迟熟。此外,还应勤中耕松土,提高土壤通气性。
3.壤土:是农艺性状较好的土壤。其通透性、保蓄性、潜在养分含量介于沙土和黏土之间,适宜各类农作物生长,一般可按产量要求和作物长相,适时适量施肥。但也要做到合理施用,培肥地力,要好地发挥肥料增产效应。原则上要做到长效肥与短效肥结合,及时满足作物不同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有机肥与化肥结合培肥土壤,用养并重;大量肥料与微肥结合,及时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各种养分。
4、盐碱土:盐碱土的施肥原则是以施用有机肥和有机活化营养肥料为主,严格控制化肥的使用。有机活化营养肥料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对土壤中的有害阴、阳离子能起缓冲作用,有利于发根、保苗。
5.水田和旱地:水田选用有机肥时,应注意选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否则会产生过多的还原物质。同时由于嫌气细菌的旺盛活动,还会增加水中氧的消耗,进一步加剧土壤缺氧,而导致作物根系遭受伤害。水田施用氮肥时,不宜选用硝酸盐类肥料。这是因为其易溶解,在水中移动最快,除易淋失外,还易形成有毒亚硝酸盐,并引起反硝化作用,造成脱氮损失。而在水田施用铵肥,则因其比较稳定而能充分发挥肥效。
旱地与水田相反,旱地施肥不但不会造成养分的淋失,还能使养分在土壤中逐步积累,和容易造成盐分浓度过高,因此旱地切忌在靠近植株根部位置施肥。同时因为硫酸根与土壤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和碳酸钙反应,生成难溶性的硫酸钙,不会增加土壤的盐浓度;而氯化钾中的氯离子能与土壤中的硫酸钙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氯化钙,使土壤溶液的盐浓度增加。再者,旱地也不会像在水田那样易于产生反硝化作用。此外,旱地应多种植喜硝态氮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