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3552441705

我把陕北唱给你听

2024-02-28 11:43 浏览:14 评论:0 来源:农易网   
核心摘要: 正月初四,晴空万里。 陕北民歌传唱人田锋站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榆林·陕北民歌展”的展厅入口,面对来自各地

正月初四,晴空万里。

陕北民歌传唱人田锋站在中国工艺美术馆“榆林·陕北民歌展”的展厅入口,面对来自各地的观众,唱响了此次民歌展的序幕。

咱们见了面那容易

哎呀,拉话话难

……

我泪个蛋蛋儿

抛在啊呀沙蒿蒿林

高昂清澈的嗓音,充沛饱满的情绪,瞬间感染了围绕在一旁的观众,掌声雷动。

歌毕,田锋退回人潮后侧,难掩兴奋,“第一次和观众这样近距离地面对面,没有音效伴奏,纯粹靠演唱者的情绪来带动观众,是一次非常独特的体验”。

“陕北民歌,是黄土高原的文化符号,饱含着陕北人的精神寄托,承载着陕北人的人生故事……”陕北民歌展讲解员曹洋在田锋演唱结束后,娓娓道来陕北民歌展的主题,引导着观众穿梭在陕北民歌的前世今生之间……

▲陕北民歌传唱人田锋在倾情表演。

文化的认同

曹洋今天的讲解,遇到了一些挑战。

“《东方红》这首歌大家都会唱吗?”曹洋看向观众。前排的观众沉默了,后方响起一句若有若无的回应:“听过,但不会唱。”

“那我先给大家唱两句,大家跟我感受一下这首歌的旋律。”曹洋清了清嗓子,唱完了一整首的《东方红》。听过的观众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了起来,随后曹洋讲解了《东方红》的创作背景。

在陕西榆林市陕北民歌博物馆当解说员的时候,曹洋从没有面对过“多样”的观众。“《东方红》这首歌,在我们陕北是‘小到刚会走,大到九十九’都会唱的歌。但是来到北京后,我发现观众就不一定都会唱都熟悉了。所以我就会给大家去唱一下,给他们讲一讲这首歌的背景故事和创作过程。整个讲解要比在陕西更加详细一些。”

一声声吟哼吼喊,一曲曲响遏行云。神奇的黄土地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陕北民歌,这也是“歌从陕北来 唱响全中国”陕北民歌公益推广活动开展的意义。一首首民歌承载着陕北人民的历史记忆,传唱陕北民歌就是唤醒陕北人民的历史记忆,通过歌声把陕北人民乐观向上的精神传达给每一位中华儿女。

但同大部分方言歌曲一样,陕北民歌在年轻一代的心目中有一个刻板印象:时代久远、曲调单一、简单重复。

1998年出生的曹洋,也曾一度认为陕北民歌“既土又老套”,“只有老年人才会唱”。“后来开始做讲解员,了解到陕北民歌的创作过程,了解了它的发展变化,我觉得我们的陕北民歌真是博大精深,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同时,文化的认同,也需要年轻的群体。

年轻的曹洋,自然而然成了陕北民歌自发学习者和公益推广人。“我们陕北的孩子,从小到大,耳濡目染,谁都可以唱两句。后来我开始慢慢琢磨慢慢学习,我现在虽然不能跟专业的歌手比,但是能在讲解中让参观展览的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我们陕北民歌的魅力,还是非常高兴的。”

要传承,更要传播

站在室内搭建的黄土高坡山峁上,在灯光打造的山体光影中,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广袤雄浑生动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展览即将进入高潮……

“离家的(那个)到如今三年整,不知道我的(那个)妻儿(呦)还在家中?”折鹏飞站在山峁上,歌声戚戚,演绎了一首《脚夫调》。

光影移动,时空穿梭,观众们仿佛回到了那片黄土地,看粗犷的陕北壮汉和率真的陕北姑娘在那片黄土地上的喜怒哀乐。

折鹏飞是土生土长的陕北人,从艺校毕业后回到府谷县文化馆工作至今。

“在我们陕北,人人都能唱民歌,民歌是流淌在我们血液里的旋律,表达着我们的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折鹏飞说。

2008年6月,陕西省榆林市、延安市申报的陕北民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陕北民歌的价值和保护被提到了一个国家级认可的高度。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文化娱乐事业的蓬勃发展,陕北民歌和当代流行文化相结合,迎来新一轮热潮。

折鹏飞对《府谷等你来》这首歌印象深刻,“府谷等你来,府谷等你来,五虎山上看花海,七星庙里问情爱,是谁唱着那摇三摆,惹得蝴蝶把那花儿采……”

《府谷等你来》把原生态的陕北民歌与现代的艺术元素结合起来,实现民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这首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民歌,我家孩子很快就能学会。其他我唱过的歌,他也都能唱几句。”折鹏飞没有什么独特的“传承技巧”,就是口口相传。

词曲简单节奏明快的陕北民歌,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每个家庭,每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歌唱“秘诀”。口口相传,一代又一代,绵延至今……

▲杨永娥正在整理自己的编织作品。图/畅婉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是榆林市府谷县的非遗作品展。

48岁的杨永娥是榆林市府谷县的编织手工艺人,“这些发饰都是我一针一针钩出来的,去年动物头饰卖得好,今年苏绣卖得好。”杨永娥给记者展示着自己的编织作品。

从事手工编织14年,杨永娥第一次把自己的编织作品带到了北京。“很多人来美术馆里过大年,光昨天一天的收入就有2000多元。”杨永娥的定价童叟无欺,甚至要比网上还便宜一些,“我的售价几乎接近成本价。我们这次跟着陕北民歌展来北京,是来展示陕北风采的,赚钱不是最主要的。”杨永娥在当地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艺人,她编织的手工作品非常抢手,经常还没编织完成就被订购出去了。

45岁的杨佩翁从事剪纸艺术十余年,至今还在不断创作。“剪纸难在创作和构思。越简单的越难,既要传神,又要达意。这幅作品是根据我们府谷二人台的经典曲目《挂红灯》创作的,人物没有五官胜有五官,观众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他们的情绪。”杨佩翁指着一幅剪纸作品对记者说。

文化,是一方水土的根和魂。非遗传承,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新式传承。

“这是我的老师,这些是我的传人,他们现在又分别有了自己的传人。”杨佩翁指着一本《府谷剪纸》里的一张传承谱系给记者介绍里面的人物关系。

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剪纸,一件件反映地方特色的作品,杨佩翁不仅自己创作,还开班授课进校园,传播剪纸技艺、推广地方文化。

传播,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传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来源:民生周刊
编辑:张慧慧
下一篇:

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二五年新年贺词

上一篇:

甘肃成县:唱响县域经济实干的奋进曲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187056308@qq.com
 
0相关评论